山月夜804

别记住我,记住我的作品。

你该知道,上帝曾为此驻足
——关于电影《重现贝多芬》

         最近接连传来令人悲恸的消息,许多熟悉的前辈先后与世长辞。主持人,作家,艺术家,科研人员……人生苦短,终有一别。很多人与前辈们未曾谋面,却终生被他们影响。正如历史长河中,无数人湮灭于尘土,但总有人被永远铭记。

       《复制贝多芬》上映于2006年,引来各方争议不断。出于形式和题材限制,人物和故事都与历史有所出入,但不乏精妙之处。比如引人深思的台词:“当你的灵魂寂静下来时,你便听见了。”,随着剧情深入而发生转变的主角,淋漓尽致的情感表现,以及临近片尾处的一场演奏。

        此时《第九交响曲》已然完成,贝多芬决定亲自指挥首演,但长久以来的耳疾让他无法和演奏团队配合(历史上贝多芬晚年已完全失聪)。助手安娜决定躲在演奏席中同步表演指挥手势,以便大师跟上音乐节奏。演出完美进行,宏伟壮丽的乐曲打动了所有人,包括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的贵族,只关心利益的侄子。

        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后,在场观众向他和他的作品报以热烈的掌声和不绝于耳的称赞。创作乐曲的贝多芬却因指挥的需要背对着观众,精疲力尽的他呆立着,耳中尽是模糊不清的嗡鸣声。直到安娜从演奏席中起身,牵着他的手转身面对观众,掌声和欢呼声才涌进声道,震人心魂。那张疲惫苍老的面孔上展露出笑意,如同得以回家的迷路孩童,心安理得的雀跃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 影片中大篇幅的展露晚年贝多芬的固执,暴躁与不近人情。失聪的天才音乐家,如此戏剧性的情节或许只能换来旁人的一声叹惋和一句造化弄人。但悲剧主人公本人却不肯就此妥协,滑稽巨大的助听器也好,不辞辛苦的请人记录也好。贝多芬与命运互搏,与上帝死磕,不遗余力地抢夺回属于自己的人生。他幸福,“音乐是上帝的语言,而音乐家是离上帝最近的人”他悲哀,“上帝对世人耳语,却对我狂啸,所以我聋了。”他愤怒,“他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我的音乐,却将我拒之门外。”他也温柔“当你的灵魂寂静时,你便能听到了。”,所以他做出了自己的反抗“音乐就此不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 行笔至此,突然想到起中岛美嘉,那个罹患耳疾的绝美歌姬。在如日中天时失去听力和嗓音,却顶着各方嘲讽和压力,毅然决然地开巡回演唱会,在舞台上用力的跺脚找节奏,跪下来摸着音响感受音调,穿着红纱裙声嘶力竭地唱《曾经我也想一了百了》。感动了无数人,也鼓舞了无数人。

         在领域内做出成就的伟人、任何情况下都拼命坚持的人、为了微小的事努力着的人……有些人离开后也被记得,有些人安静的存在着。但不论伟岸卑微,不论欢喜忧愁,不论是否能听到掌声,是否能得知自己对他人的意义,你总该知道,上帝曾为此驻足。

评论

热度(27)